首页财经新联详情

中国如何防范猪肉价格大起大落?

来源网络2021-06-09 21:26:28 1949

  (经济观察)中国如何防范猪肉价格大起大落?

  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王恩博)此前曾一度升至高位的中国猪肉价格如今正持续下跌,但便宜猪肉让人直呼“真香”的同时也带来新问题。

2月22日,山西省太原市一超市内,工作人员在整理待售猪肉。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张云 摄
2月22日,山西省太原市一超市内,工作人员在整理待售猪肉。 记者 张云 摄

  近日,中国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要求对生猪及猪肉价格坚持“调高”与“调低”并重。

  作为中国居民最主要的肉食品和动物蛋白摄取来源,保障猪肉市场供应和价格平稳关系民众切身利益。《预案》在此前相关文件基础上对一些核心内容作了修改完善,并将2018年非洲猪瘟暴发以来政府本轮猪肉储备调节中的经验做法机制化、制度化。

  预警指标的丰富是一个例子。“猪粮比价”指标是直观反映生猪养殖成本收益对比关系的重要指标,广受生猪养殖业关注。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郭丽岩向记者表示,本轮非洲猪瘟疫情对猪肉类、肉蛋白类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带来大考,物价调控部门从中总结出很多经验,其中就包括猪肉价格及其上游的玉米等产品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时,猪粮比价有可能出现跳动,从而失去其原有作为参照指标的意义。

  针对这一现象,《预案》在继续沿用猪粮比价指标同时,又增加了两个指标:一个是“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该指标能够显著提高风险预警和储备调节工作的前瞻性;二是增加了“36个大中城市精瘦肉平均零售价格”指标,该指标更贴近消费者感受,在猪肉价格过度上涨时能够及时作出预警和呼应。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接受记者采访时举例说,将能繁母猪存栏量作为预警指标纳入调节机制中,可发挥其先导性作用,通过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变化,对未来8至10个月生猪产能变化作出预警。

  此次《预案》的另一大变化是分类设置储备,依据政府猪肉储备的不同定位,分设了常规储备和临时储备。

  国家层面常规储备主要用于满足市场调控和应急投放需要。临时储备是结合此轮调控实践、积极借鉴其他有关重要商品储备建设经验提出的,主要是在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产能大幅下降时进行收储,以稳定生产预期,实现“托市”稳产能。同时,储备规模较以往有了大幅提升,调控能力明显增强。

  此举有何考量?郭丽岩说,这是为了更好平衡买卖双方利益。猪肉价格上涨时,会对消费者猪肉消费偏好产生影响。而当猪肉价格进入平稳下降过程,更要关注生产者环节的稳定,这其实是在为未来的产能和产量稳定创造良好条件。当下生猪产能不断恢复,猪肉价格稳中回落,出台一整套保供稳价机制有利于稳住生产者预期。

  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亦强调“以供应稳保障价格稳,以价格稳促进供应稳”。价格过高时,将投放储备以保障居民消费需要,推动价格向合理区间回落,避免生猪产能过度扩张;价格过低时,将启动收储以拖住市场,为养殖户吃下“定心丸”,避免生猪产能过度淘汰。

  《预案》出台后生猪市场将如何发展?上述负责人表示,截至4月底,中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已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7.6%,有关方面预计今年下半年生猪出栏量有望恢复到正常水平。随着产能持续恢复,生猪和猪肉价格有望继续向合理水平回归。同时,生猪养殖的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以及生物安全防护水平较以往明显提高。

  朱增勇分析称,短期看,6月份通常属于猪肉消费淡季,加之当前超大猪在猪群结构中仍占一定比重,预计6月底才会被市场消化。后期随着猪肉消费积极性整体提升,以及国庆、中秋消费拉动,预计猪价在8、9月份会出现一波季节性反弹。不过当前生猪供应整体比较充裕,因此反弹空间不会太大。

  他进一步指出,此次《预案》着眼于保障生活生产整体稳定和猪肉价格稳定。由于肉类供给涉及基本民生,相关举措对未来整体民生价格保持总体稳定也将起到积极作用。(完)

标签:
随机快审展示 刷新 快审榜
加入快审,优先展示

加入VIP

发表评论

  • * 评论内容:
  •  

精彩评论

  • 无任何评论信息!
提交站点
提交文章
提交小程序
提交公众号